婚紗的由來:
1499年法國路易十二與布列塔尼的安妮婚禮上新娘的結婚禮服,是第一次有文獻記載的婚紗。傳統婚紗一般為白色,採用白色的傳統可追溯至1840年,英國維多利亞女皇的婚禮。當時女皇穿著白色婚紗,拖尾長達18呎,官方照片被廣泛刊登,不少新娘希望穿著類似的婚紗,這傳統一直流傳至今,而拖尾的長度也有新人財富的象徵,1980年代英國黛安娜王妃結婚時的禮服約有480呎。
相傳第一件白色婚紗在十六世紀傳奇的愛情故事裏誕生,此後每個尋得幸福女子都會披上稱為“聖袍”的白色婚紗與心愛的另一半攜手踏進禮堂。“聖袍”名稱的由來是因為白色長袍象徵純潔,代表新娘如同天使般聖潔,穿上聖袍新娘可以獲得永恆幸福,這是上天給予新娘最大祝福。同時,婚紗也是新郎對新娘的愛情承諾,是兩人共同追求真愛見證。
十四世紀羅馬的喬治十二世飛利浦‧勃良迪公爵, 某日至農莊打獵時巧遇美麗的農家女蘿絲,兩人一見鍾情,旋即展開熱戀。由於社會地位懸殊,戀情不被當時封建社會思想允許,飛利浦家族激烈反對。此對情深意厚戀人 ,不顧世人的眼光執意相守,而飛利浦家族為讓公爵知難而退,提出了非常嚴苛條件:若是蘿絲能在七日內作出一件讓全國上下震撼讚嘆的美事,便答應這樁婚事。相信愛情,勇敢追求幸福的蘿絲,不眠不休憑著自己的一雙巧手於七日內織成一套20呎長的優雅白色聖袍。當蘿絲披著典雅白袍,挽著公爵緩緩步入禮堂接受眾人考驗時,那一身為愛用盡心思所製的白袍,吸引了眾人的目光,全國驚豔。
蘿絲白色的紗袍造就了一段幸福的愛情,後人於是相信長擺白紗是幸福美滿的婚 姻的象徵,於是有了婚禮的白紗。
婚紗設計演變:
一開始的婚紗,設計採垂直線條的高腰長裙,有褶的袖子和開得較低的領口,仿佛就是當時流行服裝款式的翻版。絲和緞是婚紗的主要面料。後來的婚紗款式是長及足踝的,前幅裙用直線剪裁,後幅則綴上另一幅拖地的裙擺,當新娘走在教堂的紅地毯上時,拖地的裙擺也在地毯上徐徐而過,令新娘有天仙般的風姿。以後的婚紗式樣,上緊下寬,低領口被端莊的高領所取代,質料多用華麗的錦緞,領口、袖口和裙擺還綴上了不少花飾。
至19世紀末葉,婚紗的質地漸趨輕柔,雙縐紗與塔夫綢最受新娘們的青睞20世紀初期,婚紗開始變短,同時還兼具舞裙的功能,能讓新娘在婚禮的舞會上獨具風采。走人30年代,流行婚紗趨向緊身,令新娘更顯嬌媚動人。40年代,婚紗簡單的剪裁、心形領口和長袖手套成了一種時尚。至60年代,婚紗的長度短了許多,有的甚至跟“迷你裙”沒有多大區別,原料以亞麻布和棉布最受歡迎。70年代的婚紗,呈現出一種濃濃的懷舊情調,款式上又興長下擺、多褶,蕾絲層巒疊障,極富裝飾性,以柔軟的肉色布料為主。90年代,婚紗設計打破傳統的大轉擺式裙設計,並汲取了流行時裝的設計特色。上衣部分的裸露居多﹔裙子部分有旗袍式、超短裙式,還有一種實用的組合式婚紗,白天新娘到教堂或晚上宴請賓朋好友時能自行組合。
婚紗的故事:
婚禮雖是世界各國自古以來就存在的儀式,但新娘在婚禮上穿婚紗的歷史卻不到200年時間。新娘所穿的下襬拖地的白紗禮服原是天主教徒的典禮服。由於古代歐洲一些國家是政教合一的國體,人們結婚必須到教堂接受神父或牧師的祈禱與祝福,這樣才能算正式的合法婚姻,所以,新娘穿上白色的典禮服向神表示真誠與純潔。西方在19世紀以前,少女們出嫁時所穿的新娘禮服沒有統一顏色規格,直到1820年前後,白色才逐漸成為婚禮上廣為人用的禮服顏色。這是因為英國的維多利亞女王在婚禮上穿了一身潔白雅致的婚紗。從此,白色婚紗便成為一種正式的結婚禮服,如今,有的人不懂婚紗的來歷,自己別出心裁,把新娘的婚紗做成粉紅或淺藍的顏色,以示艷麗。其實,按西方的風俗,只有再婚婦女,婚紗才可以用粉紅或湖藍等顏色,以示與初婚區別。